7月1日至5日,江南大學暑期社會實踐“踏酒逐夢”團隊一行7人在商學院林增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江蘇省宿遷市洋河鎮洋河酒廠進行參觀調研。此次實踐我們緊緊圍繞“探究現行國家經濟下白酒行業的品牌塑造之路”這一主題,對洋河酒廠進行調研,并考察洋河産品在宿遷的銷售及消費情況。
中國白酒發展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國内已有4萬多家大小白酒制造商,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中國白酒産業體系。今年兩會時期,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将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增值稅稅率降至13%。這一政策,為大型白酒生産企業的改革發展提供了絕佳的戰略機遇期。中國白酒協會會長宋書玉先生指出,當前中國白酒所面臨的五大信号:減稅降費,綠色發展,保護知識産權,精準脫貧以及國際化。這是中國白酒當前所面對的政策形勢。總體來講,中國酒業當前環境良好,白酒市場企業競争激烈。每個企業各具特色,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走出一條踏實而獨具特色的道路來,是中國衆多白酒廠商面臨的共同難題。
此次實踐,實踐團隊側重于考察生産、旅遊相結合的産業生态鍊,深入探訪了位于中國白酒之都—宿遷的洋河酒廠。酒廠占地面積數萬畝,是中國4A級景區之一,其緊緊結合洋河釀酒的曆史及白酒釀造過程的可視性開發景區,讓洋河不僅僅是中國經濟的發展的龍頭,更讓其成為宿遷濕地及酒都文化的一張有力的名片。
洋河作為酒業三足“茅五洋”之一的企業,不論是在生産還是消費方面都獲得了較多的成功,其經驗可供諸多白酒甚至其他企業參考。此次團隊成員與洋河品牌設計管理部門經理王炳前進行座談,就洋河生産的獨特之處、銷售特點、未來國際化走向和當前存在的一些困難等問題進行交流。
為了進一步地了解當地及全國各地的洋河以及其他品牌白酒的消費狀況,我們也設計了問卷進行調研,不僅僅針對宿遷市當地進行向消費者實地發放問卷和向白酒供銷商進行洋河及其他品牌白酒銷售情況的咨詢,團隊更是進行全網發放問卷,調查洋河酒在中國各地的消費特點進行調研總結。
這次實踐,是中國青年與中國白酒的一次相會。讓大家了解了位于中國江蘇北部的大地上所孕育出的滴滴精華——洋河酒,不論是其生産過程中選材,釀造工藝和成品裝箱,還是其為擴大市場,拓寬企業市場的白酒銀行等想法,都讓團隊成員驚歎。洋河人自言,其企業文化中最重要的,亘古不變的一點就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回報社會。我們深知每一個酒企業希望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紮根,洋河則用它的行動告訴我們:不斷創新,不斷回報社會,才是人和企業的生存生長法則。

實踐團隊成員參觀洋河酒窖

實踐團隊與設計部門負責人王炳前經理進行座談

團隊成員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