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态 > 學生工作 > 正文 學生工作

侬好 萌鼋,你好 海門——江南大學商學院暑假社會實踐團調研海門市新型職業農民精準培育

來源:商學院   文:壽嘉俊;圖:壽嘉俊;審核:李榮華     發布時間: 2019-08-01    點擊量:

7月21日至7月26日,江南大學“侬好 萌鼋”實踐團隊一行六人在海門市農業幹部學校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進行了為期六天的實踐調研。此次調研圍繞“新型職業農民精準培育的創新模式研究——以海門市為例”展開,通過訪談座談、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的方式,深入了解海門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現狀、問題和發展方向。“侬好 萌鼋”實踐團結合前期策劃和各自學科知識,調查團隊創新方案的可行性。

據了解,海門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把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作為重大戰略。各地區政府積極組織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海門市作為全國第一批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的縣級市,早在2011-2014期間就開展了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的研究項目。近年來,在海門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門市農廣校不斷創新培育模式,至2018年底,全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程度已達50%。

7月21日至23日,“侬好 萌鼋”社會實踐團隊在海門市展開“新型職業農民精準培育”課題調研。調研期間,“侬好 萌鼋”實踐團首先與海門市農幹校工作人員進行了座談。海門農幹校校長徐耀輝向實踐團簡要介紹了海門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培育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精準培育的創新措施等。實踐團隊成員結合前期策劃和調研内容,就搭建心理平台的可行性、不同類型人群對精準培育的接受程度等與農幹校工作人員進行了探讨。

随後,在農幹校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侬好,萌鼋”實踐團先後走訪了青青園藝有限公司、春野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新型職業農民的産業發展、培訓需求、扶持政策以及生産經營中存在困難等進行訪談。同時,實踐團隊參觀了海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海蜜甜瓜育苗基地,了解了農業科技成果研發和轉化應用過程,走進海門工業園區農工局等基層農業服務中心,對海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組織情況、農民的需求程度等進行了調研。

7月24日,“侬好 萌鼋”實踐團從今年剛剛投入使用的海門火車站出發前往南通市星海天酒店,參加由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第四期家庭農場主第二階段培訓,團隊成員在培訓現場開展了問卷調查,并參加了家庭農場主的座談會,進一步了解農場主以及村幹部對新型職業農民精準化培訓的需求以及農産品試點種植和銷售推廣的有關阻礙。

7月25日至26日,“侬好 萌鼋”實踐團隊跟随新型職業農民當期培育學員前往無錫陽山田園東方水蜜桃村和靈山小鎮拈花灣等地,考察蘇南成熟的觀光休閑農業模式。通過參觀,隊員們對當地發展休閑農業、構建田園綜合體的發展規劃,建立了較為全面的認識。經過實地調研,大家深刻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與可持續發展将成為新時代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通過此次走訪調研,“侬好 萌鼋”實踐團對海門市的新型職業農民精準培育有了更深的了解。海門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體向好,“分專業、分層次、分類型”的培育模式促進培育精準化,但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和土地大幅度外包的地區,新型培育工作推廣不利。同時,現階段的培育内容涉及的面偏少,不能滿足新型職業農民的需求,如:政府政策、銷售渠道、資金補助等。下一階段,團隊成員将會在調研和前期實踐策劃的基礎上,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借助“互聯網+”平台,優化完善團隊創新方案,助力海門新型職業農民精準培育的發展和鄉村振興。

實踐團隊走進果園實地調研

團隊成員探訪家庭農場

實踐團隊參加新型職業農民精準培育座談會

參觀海門農科所

走進蜜桃村調研休閑農業經營模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