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态 > 學生工作 > 正文 學生工作

調研三産融合 激揚青春力量——江南大學商學院“尋安竹迹”暑期實踐團赴安吉學習調研

來源:商學院   文:周佳婧;圖:周佳婧;審核:李榮華     發布時間: 2019-08-04    點擊量:

7月20日至7月23日,江南大學商學院“尋安竹迹”國情社情實踐團一行5人來到浙江省安吉縣進行實地調研,探究新常态下新農村建設三産融合創新機制。本次實踐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與采訪座談等形式,深入了解安吉縣“竹産業”三産融合的現狀、問題與發展方向,并結合自身商科知識為當地以竹子為基點展開的三大産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理論建議,總結出适于其他地區發展三産融合模式的普遍經驗。

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的重要舉措,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安吉縣作為全國首批對三産融合模式進行探索的地區,在三大産業的深入融合探索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是全國“三産融合”機制的示範地區。

調研期間,實踐團成員們從實地情況出發,廣泛開展進工廠、下村鎮、訪遊客的調研訪談活動。在短暫的實地考察期間,實踐團成員先後來到了安吉竹博園、魯家村、安吉縣葉峰竹制品廠、安吉鳳鳴家具廠,進行參觀、訪談。首先我們參訪安吉竹博園,了解當地第三産業,與竹博園的負責人進行深入溝通,了解到安吉人民運用自己的智慧培育出豐富的竹品種,既又極具藝術價值的觀賞竹類,如龜甲竹、金鑲玉、鳳尾竹等,又有用于工業加工的實用竹類,如紫竹、毛竹等。次日我們拜訪了“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模範村魯家村。魯家村堅持“紅色引領,綠色發展”模式,吸收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入新時代特色,實踐和發揚禮堂文化,實現第一産業和第三産業的有機結合。在統一領導下,魯家村科學規劃發展路徑,形成了豐富又和諧統一的農莊旅遊特色品牌。緊接着我們“尋安竹迹”實踐團開展了有關竹的第二産業實踐,拜訪當地的安吉縣葉峰竹制品廠、安吉鳳鳴家具廠,與兩家廠的負責人進行深入溝通,近距離領略浙商風采。并積極走訪當地群衆,全方位剖析安吉竹産業“三産融合”機制體制。

安吉的竹産品加工制造業經過近40年的發展,實現了從賣原竹到進原竹、從用竹杆到用全竹、從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從單純加工到鍊式經營的四次跨越,達到全竹高效利用;安吉縣更是依托綠水青山的自然資源如大竹海、竹博園等發展旅遊業,又以休閑農業助力真正實現了具有可持續性的綠色發展。由此,安吉形成了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生态經濟形态。

在調研全程中,實踐團隊通過有計劃地發放了調研問卷28份,深入訪談村民、遊客以及企業負責人15人并了解到,政府正确政策的支持、村民與企業家的積極配合,村委政委想幹事,幹實事的工作态度共同助力了安吉三産融合良好的生态系統。此外,安吉的三産融合模式,是始終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模式,這使得安吉的綠色生态得以傳承,吸引了大批遊客,不僅為安吉本土人民提供了一個舒适自然的生活居所,更是以旅遊作為發展的一架馬車,帶動安吉經濟蓬勃向前。但是,現行的三産融合模式還存有一些問題亟待改進。在訪談過程中發現,村民們普遍反映政府給予農家項目的宣傳力度不夠,竹制品的企業家們更是反映,安吉竹産業内部的競争力仍相當激烈,不少安吉竹産業的企業家更是疲于内部競争,損耗了安吉竹制品在全國市場上的整體品牌效應。根據這一情況,實踐團隊建議,政府應該加大對村民自發開辦的農家項目的扶持力度,可以采取産業集聚的方式,團結安吉竹産業,使企業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合力發展實施産業創新,共同助力解決污染問題,使産業做大做強。

經過本次暑期調研實踐的鍛煉,實踐團隊的同學們在深度了解社情、民情的基礎上,對安吉縣三産融合的運作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社會這個廣闊的第二課堂中獲得了新的知識和體驗,接受了一次意義非凡的實踐教育。調研結束後,實踐團隊将本次調研的結果向安吉縣有關部門進行了及時地反饋,并将在此基礎上繼續深化研究成果,持續研究三産融合的創新機制與成熟經驗,進一步探究新時代背景下農村三産深入融合的新路徑,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增強社會責任使命,為中國三産融合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團隊成員訪談竹制品生産企業負責人

實踐團隊向當地農業旅遊經營業主了解産業發展情況

實踐團隊走訪悅峰竹木竹制品加工廠并與企業負責人合影留念

參觀兩山學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