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日報8月17日】前不久,江南大學商學院公布的一組數據讓人印象深刻:學院年度橫向經費由2019年前的不足400萬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近千萬元,其中來自無錫市的年度橫向經費也在大幅增長。可見其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服務範圍持續拓展。
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在為地方培育、輸送優質人才的同時,在錫高校主動作為,為無錫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與城市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互動關系。
10年堅持不辍,精準服務無錫發展
主動作為,更顯擔當。一直以來,江大商學院主動融入無錫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該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學院師生前期多維調研給城市“把脈”,在找準制約無錫高質量發展的“梗阻點”後,主動對接政府部門和企業,為他們提供所需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産業和行業發展規劃、企業和部門發展規劃、戰略決策咨詢、生産運營管理咨詢、管理服務系統開發、專項調研報告撰寫等各類軟科學服務。“‘十二五’以來,學院承接無錫市政府、企業委托課題總經費達2700餘萬元,占學院橫向課題經費的53.94%。”該負責人說。
江南大學商學院先後與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無錫市政府研究室、無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共建6個研究基地(中心)、智庫平台,全方位升級服務品質。如“中國物聯網發展戰略研究基地”先後為無錫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物聯網發展研究中心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編制産業發展規劃,撰寫産業發展調研報告、咨詢報告,開發産業預警與評價系統等。無錫人力資源開發研究基地承擔的“無錫高端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關于促進無錫市留學人員創業園轉型與發展的建議”“無錫市2020年企業薪酬調查項目”等研究課題,為無錫人才強市戰略提供了重要決策依據。江蘇省人力資源學會無錫人力資源專業委員會作為市校合作成立的首個地方分會,推動着無錫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實踐發展與融合。
“這些平台在需求對接、資源鍊接、服務轉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為我們學院服務無錫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效載體,也使得學院的集成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該負責人表示,江大商學院已經瞄準無錫發展的新變化、新需求,将高效利用現有的人才、平台、理論等方面優勢,聚焦無錫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發展等多個領域,通過業态構創、探索“學科+産業”“技術+管理”“人才+項目”等服務新模式,培育無限鍊接、動态開放、共創共享的決策咨詢服務和成果轉化生态系統,打造一批服務無錫及周邊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型智庫,培養一批“懂無錫”的經濟管理專家,産出一批高水平服務成果。
瞄準發展新要求,發出江南聲音
城市與學校互利共生的樣态,從江大商學院與企業的互動中能看出來。江大商學院為無錫企業提供戰略咨詢、管理模式創新、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培訓等相關服務,并組建了由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德新鋼管(中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主要負責人構成的學院董事會。為回饋學院服務,許多知名企業在學院設立了獎教金,企業捐贈金額近2000萬元。
不止商學院,江南大學主動融入無錫太湖灣科創帶,服務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等研究與實踐,全方位參與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論證和研究,通過打造政産學研合作工程以及打造江南品牌智庫體系,在與城市同頻共振中發出江南聲音。
今年5月26日,由市政協和江南大學合作舉辦的無錫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揭牌。該中心主要負責市委、市政府、市政協及相關部門委托的重大課題研究,充分發揮新型智庫“以研輔政”作用,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民主決策及市政協高效履職提供參考。江南大學全方位支持研究中心的建設和發展,選派精兵強将投入到合作工作,努力将城市研究工作做出品牌特色。
近年來,這樣的例子在迅速增加。江南大學去年承接了無錫市“十四五”期間重要曆史文化工程《無錫史》和《無錫運河叢書》編纂項目,承辦了首屆無錫市“太湖灣”公共空間藝術設計創意大賽,并推動了系列設計項目在無錫落地。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該校累計為40多個地方政府部門在教育、經濟、科技、産業等多個領域編制相關規劃方案。
推進新型智庫體系建設方面,江南大學也在努力貢獻智慧。先後成立了江南文化研究院、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無錫分院、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無錫研究中心等各類省部級及市校共建研究平台50餘個,大批高水平決策咨詢報告不斷呈現,有效提升了在國家、地區和行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貢獻力。
多元化校地合作,呈現互動新氣象
校地之間的多元合作,促進雙方活力發展。
8月9日,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攜手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無錫金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鄉村振興産業學院。鄉村振興産業學院将通過多元辦學形式,深化産教融合、政校企合作,重點打造服務鄉村農産品的技術推廣和電商項目,來帶動鄉村特色農産品生産銷售、休閑農業、鄉村旅遊等項目發展。
鄉村振興産業學院院長、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介紹,鄉村振興産業學院将主打農副産品生态牌,打造一批項目,培養一批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的鄉村振興人才。“我們計劃運用電商模式開展特色農産品銷售,建立品牌基地。師生将進行技術指導,企業進行品牌包裝和對外發布。此外,産業學院還将面向農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教育,推動農業與旅遊、文化、教育深度融合。”
今年6月,無錫學院在龍頭企業百餘名行業代表和師生代表的關注下開啟産教融合新征程。3名院士領銜助力,30餘家新興行業的頭部企業齊聚,6所産業學院密集落地,首批産業教授集中亮相,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的國家大學科技園落戶無錫學院,校地雙方将以功能拓展和服務能力提升為着力點,共建一家集創新資源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業孵化、創新人才培養、開放協同發展五大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大學科技園,在高水平創新平台建設、科研資源聚合開放、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大學生創新創業“金種子”孵化、創新創業團隊培育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為區域經濟轉型發展裝上“智力引擎”。
可以看到,無錫經濟社會發展獲得高校支持更具活力,而獲得豐富地方資源的高校發展育人動力十足,雙方正構建更緊密的合作共同體。

本文來源于:無錫日報http://szb.wxrb.com/layout/202208/17/node_A01.html
原文鍊接:http://szb.wxrb.com/content/202208/17/content_121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