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态 > 學生工作 > 正文 學生工作

創新引領“竈”夢江南——江南大學商學院社會實踐團隊調研嵊州廚電産業轉型升級之路

來源:商學院   文:張昊玥;圖:張昊玥;審核:李榮華     發布時間: 2019-08-15    點擊量:

8月3号,江南大學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竈夢江南”團隊,在胡付照老師和林增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嵊州市對其廚具産業轉型升級之道進行為期三天的實踐調研。

“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嵊州市,地處浙江中部偏東,是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是書聖王羲之的歸隐之地。改革開放以來,嵊州以領帶服飾、機械電機、電器廚具為三大産業,成為了“中國領帶之鄉”“中國小功率電機生産基地”“中國廚具之都”。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山水環繞的嵊州,養育着一群敢拼敢闖、有夢想、善創新的人民。嵊州作為“廚具之都”,是全國最大的集成竈生産基地,集成竈産量更是占了全國總産量的65%以上。如今産業已經規模化發展,在這片區域内,企業密度大,企業間的競争也促使了該産業的蓬勃發展,集成竈産業的前景一片光明。

本次調研采用企業和市場調研方式相結合,主要參觀了浙江億田智能廚電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帥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雅士林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和廚具市場,并獲得了嵊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調研過程中,隊員們從了解現代集成竈具工作原理開始,步步追尋着嵊州集成竈具産業不斷改進、創新發展的産業升級之路。據了解,嵊州集成竈具一改原先上排油煙或全屋排煙的方式,采用側吸下排的運作模式,率先實現了油煙機,竈等的功能整合。随着調研的深入,大家深刻的了解到品牌效應對産業整體轉型升級的積極作用。自嵊州市啟動了廚具産業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建設後,通過打造一批優質品牌企業,實現了産值和稅收雙雙達到30%的增長。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好産品研發制造的同時,嵊州市深入開發營銷渠道,通過邀請明星代言對産業進行集聚化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單一的竈具生産制造發展模式有着其産業結構單一、配套産業不完善的發展瓶頸。大家在調研中發現,面臨着招商的機遇與挑戰,嵊州作為集成竈産業發展的集聚地,正吸引着更多的集成竈相關企業,配套設施産業進入嵊州,以不斷完善竈具産業生态鍊,加強産業經濟活力與抵抗風險能力。

另外,隊員們還發現嵊州集成竈産業面對的一系列挑戰,亟待解決。在标準制定上,關于集成竈具的大量國家标準尚在制定當中,竈具産業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存在産業同質化、産生惡性價格競争的風險;集成竈具所需下排式集煙管道在我國城市住宅中尚未全面覆蓋;優質集成竈具生産成本高、定價高,在鄉鎮農村市場競争力不足。根據這些情況,實踐團隊建議企業應盡快推動集成竈行業規範與國家标準的制定,鼓勵企業提高社會化生産效率降低成本,制造質優價廉的集成竈具産品,并提供集成竈具入戶安裝的标準化解決方案,同時也應加大集成竈宣傳力度、采取正确的營銷方式,讓更多的消費者直觀感受到集成竈的優勢。

“竈夢江南”社會實踐團隊在老師們的指導下,白天調研走訪,晚上總結讨論,感受到了與課堂上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在實地走訪與交流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當地淳樸熱情的民風,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感受到了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政風;見識到了年輕人們拼搏奮鬥、有夢敢做的雄心;近距離接觸了集成竈,并直觀了解了相關專業知識。希望通過對嵊州廚具産業的實地調查研究,學習先進的生産、管理經驗,從實踐中了解真實的企業管理案例。總結廚具産業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快速發展的經驗,深入挖掘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産業集聚、塊狀經濟提供創新點參考,讓更多的人從中借鑒經驗。短短三天的實踐雖然暫告一段落,但我們會繼續将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針對集成竈産業創新發展課題進行深入研究,提升研究能力,期待更多的學者及社會人士關心集成竈産業的發展,為打造健康廚房,為實現美好生活目标而努力奮鬥。

實踐團隊走進億田自動化車間

實踐團隊在信源國際家居生活廣場進行市場調研

實踐團隊參訪浙江雅士林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實踐團隊參訪帥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