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2日,為探究我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社會養老問題,在汪長玉老師的帶領下,江南大學商學院“教育關愛服務團”暑期實踐團隊——“老幼搭配”代際學習團隊的6名同學,先後赴江蘇省張家港市保稅區(金港鎮)占文村、上海市長風社區進行實踐調研。
當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确指出,要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産業發展。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需要從社區和居家養老以及機構養老兩方面來增加養老服務有效供給。
9日,實踐團隊來到張家港市占文村對當地社會養老項目進行參觀調研,并對村黨委辦公室顧主任、“老少同樂”代際學習項目負責人陸先生等當地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訪談。參觀期間,團隊成員對占文村先後成立的“四家”、“四校”、“四室”精神文明宣傳教育陣地進行了探訪。此外,實踐團隊針對高齡老人與低齡兒童的看護問題,聽取了村委辦公室顧主任的詳細介紹,并就引入代際學習項目志願者的構成、活動類型、活動項目和收到成效進行了訪談與調查。據了解,代際學習項目的銀齡志願者多為剛剛退出勞動生産的50-60歲中老年人,該項目實施技能多樣化互助、進學校開展幫扶、老少結對參與社會活動、愛心講座等四類活動。通過技能多樣化互助,組織志願者定期探訪高齡村民,提供理發、修甲、檢查維修家用電器等方面的服務;通過銀齡志願者開展校園義務課堂,進行書法教學、組織“香山書舍”、普及農業種植知識,并在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開展各類互動活動。實踐團隊經過調研,認識到銀齡志願者項目在開展過程中,既解決了高齡老人日常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一些問題,又發揮了銀齡老人的一技之長,增進了老人與兒童的代際情感聯系。同時,實踐團隊根據項目開展過程中遇到的服務内容、資金來源瓶頸,給出了拓展服務志願者隊伍、引入新鮮血液和多元化活動、打造代際學習公益項目品牌、深度開發利用社會資本的合理化建議。
11日,實踐團隊又趕赴上海市上海長風社區進行實踐調研,并對上海長風社區基金會秘書長毛豔丹、泰和源養老院院長葉飛進行了訪談。期間,團隊成員走訪了長風社區8家幼兒園5家養老院,對長風社區18戶居民代表進行了訪問調查,較為全面地了解當地老幼代際項目開展狀況,并着重對社區基金會資金來源、運營模式、養老服務效果等問題進行了調研。據了解,長風社區基金會通過吸納社會資金,緻力于用本社區的資源解決本社區的問題,創新社會治理,進行有效的社區居民自我管理。長風社區運用基金會作為對接橋梁,先後促成了綠地世紀城幼兒園與泰和源養老院、上海普陀金寶幼兒園與長風敬老院的共建合作,探索出一條“幼養結合”的特色之路,形成了一套值得推廣的雙赢模式。經過實地調研,團隊成員對養老院與幼兒園結對共建的養老育幼新模式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這一模式不僅提升了養老院的服務水平,豐盈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還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尊老愛老的成長環境,培養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實踐團隊從調研結果出發,建議社區繼續打造公益名片,運用基金會平台發掘并培養更多公益夥伴,在招募志願者組織多樣化活動、提供多元化服務的同時,争取建成由企業捐贈、社會投資為主體的項目專項資金,利用商業力量推動社區公益事業的發展及社區變革,打造長風社區獨有的文化品牌,推動樹立長風有溫度的社區形象。
在為期4天的調研過程中,實踐團隊成員通過實地參觀、發放問卷、開展訪談,在進一步接觸社會,了解國情、社情的基礎上,對于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社會養老這一重要問題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使得同學們堅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理論運用實際的能力。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實踐育人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是引導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了解國情,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良好形式。通過參與暑期實踐活動,同學們學習到了課堂上無法學習到的知識,開拓了探究精神,提升了研究能力,将在今後的學習中更具收獲。

實踐團赴占文村開展訪談調研

實踐團隊來到占文小學實地調研

實踐團隊在長風社區泰和源養老院與老人互動

實踐團隊訪談長風社區基金會秘書長

實踐團隊赴長風社區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