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 國際交流 > 交流動态 > 正文 交流動态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李嬌陽副教授做客商學大講堂

來源:   文圖:張蒙;審核:徐錫清     發布時間: 2022-10-10    點擊量:

10月5日上午,“商學大講堂”系列學術講座第189講在線上舉行。印第安納大學凱利商學院Weimer學者李嬌陽副教授受邀作題為“Channel Coordination of Storable Goods”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商學院院長浦徐進教授主持,商學院教師和研究生聆聽了本次講座。

李教授首先指出了零售商囤貨和制造商促銷兩種商業現象,而制造商的促銷往往為零售商囤貨提供了契機,導緻促銷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現實中,制造商會采取一些手段來防止零售商囤貨,包括事後查看銷售數據(scan-back)和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managed inventory)。李教授針對以上商業現象和供應鍊協調問題,提出了“制造者應當什麼時候限制零售商囤貨”“限制手段如何影響零售商”“制造商什麼時候促銷”“産品的可儲存性如何影響制造商的利潤”等一系列問題。

随後,李教授分享了研究得到的幾個重要發現。例如,過去人們認為制造商一定要限制零售商的囤貨行為,而研究卻表明隻有在存儲成本比較低的情況下,制造商才需要限制零售商囤貨。再比如,以往制造商不清楚什麼時候要促銷,而本研究發現當零售商不能囤貨并且産品的存儲成本比較低的情況下,制造商可以采取促銷。她展示并講解了模型和假設,運用博弈論的方法,詳細分析了“制造商允許零售商囤貨”和“不允許零售商囤貨”、“産品存儲成本高”和“産品存儲成本低”、“制造商線性定價”和“二重定價”等多種情境,博弈分析的結果證明了以上發現,得到了有價值的管理啟示。

講座最後,李教授詳細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并且表示願與江南大學師生加強交流與合作。張建強教授與李教授有着長期的研究合作,他總結并感謝了李教授的分享,指出李教授用簡單的模型做出了了不起的成果,這是基于她對博弈論等工具的熟練掌握和對供應鍊管理的深入了解。本次講座,對提高商學院師生的學術科研能力和同學們的向學之心,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講座現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