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三全育人格局,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網絡,助力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7月30日-8月5日,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榮華和陳夢、吐爾克兩位輔導員一行3人前往新疆進行民族生家訪。
商學院目前彙集了來自25個民族的300餘名少數民族學生,其中新疆少數民族學100餘人。為提升首次赴疆走訪少數民族學生家庭的工作内涵,李榮華老師一行充分考慮民族生特征,建立家訪信息資料數據庫,制定專門調查問卷和調研提綱,重點面向經濟貧困、學業困難、心理困擾、發展困難四類學生群體進行家訪,共前往7地市走訪家庭11戶,其中經濟困難學生3人次,心理困難學生1人次,學業困難學生3人次,發展困惑學生4人次,結合每名同學在校表現到原生家庭實地考察,了解家庭情況,找出學生成長問題症結所在,提出切實有效的發展建議。
當老師們換乘多種交通工具從遙遠的江南大學出現在學生家中時,能明顯感受到學生家長與學生們眼中的詫異和驚喜。家住伊犁州霍城縣的小D和小M皆是我院家庭經濟特别困難的學生,輔導員老師首先向學生家長詢問了家庭現狀,并告知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與受到的資助情況。老師們詳細介紹了國家、學校和學院對民族生的資助政策,從各類獎助學金到畢業後的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從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到發展型資助政策,通過學生的“翻譯”與家人進行了交流,為他們送去了從未接觸過的信息。老師們鼓勵安慰學生家庭:國家和學校建有完善的學生資助體系,承諾 “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家長們聽到了老師們的講述欣慰地說:“老師們不遠千裡來到家裡告訴我們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我們也放心了,非常感謝學校對于新疆學生的關心與幫助。”李榮華老師表示希望學生家長與學校一道努力,全力支持學生的學業發展,為其成長極力創造樂觀進取的積極氛圍,共同克服暫時的困難,既要圓了父母的心願也要圓了學生的成才夢。
高年級少數民族學生普遍在學業發展與職業規劃上存在困惑,家訪團隊深入學生家中,向家長了解關于學生深造或就業的态度及觀念。輔導員老師們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詳細向家長及學生進行了解答,介紹了 “絲路夢達”工作室的前期積累,以及學校、學院關于民族生在學業規劃、黨員發展、讀研深造、就業指導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鼓勵學生要勤奮好學、潛心鑽研,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極大地增強了少數民族學生們對于所學專業的認同感和未來發展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堅定了前進的方向,獲得了家長和學生極高的贊譽。
此外,家訪團隊還對3戶19級少數民族新生家庭進行了走訪,少數民族輔導員吐爾克勉勵每一名受訪新生要樹立遠大的理想,練就過硬本領;既要借助院校的資助政策,克服家庭經濟的困難,更要将他助與自助相結合,自強自立,勇于擔當,以優異的成績回報黨和國家的關懷、老師和父母的關愛。
輔導員陳夢表示:家訪路上,有暴雨也有溫暖,有驕陽也有沁涼,但當家訪的路和學生回家的路指向了同一個方向,當我們“付出指數”升級成了學生的“成長指數”,一切便有所值、有所獲!
家訪是精準開展學生工作的一個有效措施,通過開展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精準家訪,升溫了老師與民族生、家長之間的感情,既有利于學院深入家庭知悉民族生成長環境,也有利于家庭了解到學生在校情況,在過程中明确了各方承擔的重要職責,實現了輔導員、民族生與學生家長的共同成長,增強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與學生家長交流

參觀了解學生家庭情況

與走訪家庭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