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态 > 正文 科研動态

食品安全治理(中國)江南論壇:“基于福喜事件的思考”學術研讨會在我校召開

來源:   文:徐立青     發布時間: 2014-08-28    點擊量:

日前,“福喜事件與中國食品安全難題破解之道”學術研讨會在江南大學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弘毅生态農業科研團隊、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北京工商大學食品政策研究中心等10多家食品安全相關組織,以及數十位食品安全相關的知名專家、學者、記者等各界人士共同發起,并以線上、線下兩個會場同時獨立進行的方式舉行。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負責承辦線下的現場會議“江南論壇”,決不食品安全工程秘書處負責承辦線上的網絡會議“決不論壇”。

衆多業界知名專家學者、食品安全志願者和中國食品安全産業界人士,均在本次會議上針對中國食品安全難題提出自己的破解之道。“将人類口糧與動物飼料分開生産”、“走生态文明之路”、“改善食品生産和經營環境”、 “建設聲譽機制”、“保護與鼓勵舉報人”、“完善過期食品監管制度”、“創建食品安全指數”、“設立國家食品安全獎”等創新方案,精彩紛呈。

研讨會共同發起人、江蘇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吳林海教授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福喜事件的發生,并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總體穩定、趨勢向好”的基本格局與未來走勢;福喜事件的發生,是我國經濟社會長期發展中複雜矛盾再次集中暴露的結果,是社會誠信體系失衡的體現;中國食品安全風險面臨的基本矛盾,是分散化、小規模的生産經營方式與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食品安全消費之間的矛盾;構建防範食品安全風險微觀的基礎,是生産經營方式的根本性改變,與此同時,努力增強食品生産經營主體的社會責任;防範類似福喜事件的再次發生,将是一個非常艱巨與複雜的過程,可能還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防範食品安全風險的基本路徑,是加快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的轉型,真正形成企業、政府、消費者與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各司其職的社會共治格局,從根本上解決“相對有限的政府監管力量與相對無限的監管對象”之間的矛盾。他向與會嘉賓和社會各界呼籲:學術界、産業界、新聞界等多路協同,進一步強化合作,發出更強有力的聲音,放大社會的正能量,共同向中央政府獻計獻策,共同為中國食品安全難題的破解貢獻力量!

會議期間,與會嘉賓還參觀了江南大學江蘇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以及複旦大學無錫研究院,考察了相應的物聯網産業、智慧農業和食品安全系統。(商學院/文:徐立青;審稿:李佳敏)

食品安全治理(中國)江南論壇:“基于福喜事件的思考”學術研讨會在我校召開

食品安全治理(中國)江南論壇:“基于福喜事件的思考”學術研讨會在我校召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