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2018年無錫市首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華虹無錫集成電路研發和制造基地項目開工儀式舉行,包括華虹項目在内的開工項目達209個,總投資達3139億元,為曆年來開工項目數量最多、投資規模最大、産業層次最高的一次。
無錫旅遊與區域發展研究基地主任、江南大學商學院曹炳汝教授作為特邀嘉賓走進《無錫新聞頻道》“無錫新視評欄目”,對無錫進一步推進産業強市,高水平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實現經濟社會高水平發展作專家評論。
曹教授談到,近年來無錫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産業強市戰略,始終堅持“抓發展就要抓産業、抓産業就要抓項目”,尤其以處在産業價值鍊中高層次的重大項目為引領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的總思路,切合無錫經濟發展現實和未來長遠發展需求。無錫是萬億GDP城市中面積最小,受土地、環境、人力資源等發展要素制約,必須走現代産業發展之路,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的集聚、集約化發展。集成電路(芯片)是現代産業發展中最為重要的中間産品,廣泛用于汽車制造、工業控制與智能制造、計算機與網絡、智能消費産品、智慧城市、智慧家庭等領域,市場規模巨大,并能帶動萬億級産業發展。
無錫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被确定為國家集成電路産業南方基地,現今集成電路産業門類齊全,已形成從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與配套支撐産業等完整的産業體系,産業規模居全國前三位,華虹無錫集成電路項目落地無錫,主要是無錫集成電路産業基礎好、配套全,同時,政府親商服務環境好,人文生态環境優,項目建成投産後對無錫、乃至中國集成電路産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曹教授認為,這兩年無錫出台了若幹主導産業發展規劃與計劃,在産業政策、資金扶持、政府營造服務環境等方面,有的放矢地進行傾斜,推進重大項目實施。無錫産業發展并不是簡單的擴大規模,要對接新的經濟發展特點,要突出重點領域與方向、突出高質量,圍繞重大産業體系建設,如:電子信息産業、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紡織服裝、功能食品與營養健康産業等引進關鍵性的、支撐和帶動産業體系整體發展的龍頭企業,并以戰略性新興産業為重點,打造發展新高地;關聯企業在産業體系中高端産業鍊中找準定位,創新驅動,做精做優做強産品,就能大有發展。
同時,人才是關鍵,無錫宜居的生态環境和發達的産業經濟又為吸引和引進高端人才提供了條件,通過實施“太湖人才計劃”等工程,吸引了一大批創創業就業的中高級人才的集聚,支撐着現代産業的快速發展。當然,在加快現代産業發展中要注重現代服務業發展,特别是在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方面,無錫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處理等已方面走在全國乃至世界前列,要加快培育和引進類似“阿裡巴巴”等現代信息(包括大數據處理)服務業,增加産業發展新動能。近兩年來,無錫高新技術産業的增幅達到18%,這個指标能夠這麼高,它反映的是無錫不僅沒有受到傳統産業轉型升級、高端新興産業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帶來的滞後問題,而且還能一枝獨秀地“躍”出來,充分說明市委、市政府提出和實施的創新驅動、産業強市、打造現代産業體系戰略決策的科學性,抓龍頭性的高技術産業項目,對帶動和形成地方現代産業體系整體發力的重要性,在規模、質量和效益上得到了全面提升。
曹教授的點評分析意見得到市政府領導、相關部門的肯定和采納。
近年來,江南大學商學院積極依托學科科研平台,引導教師和團隊主動對接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作為2009年4月成立的市校共建的無錫旅遊與區域發展研究基地,積極參與并完成無錫市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旅遊等專項産業發展規劃前期研究與規劃編制。撰寫市“兩會”提案和研究報告,多次得到國家、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督辦,基地不僅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好科學研究及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同時為地方政府提供前瞻、科學、切實可行的決策依據,為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産申報、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等作出了積極貢獻。

曹教授受邀作電視節目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