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下午,“商學大講堂”系列學術講座第262講在商學院116報告廳舉行。浙江大學中國數字貿易研究院院長馬述忠教授受邀進行了題為“中國數字貿易教育與教學暢想”的學術講座。商學院副院長劉勇教授以及學院教師和各專業研究生共60餘人參加。講座由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戴越副教授主持。
馬述忠首先分享了自己從傳統的國際貿易、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鍊,轉向跨境電商,進而聚焦于數字貿易的研究曆程。他指出,在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要抓住每一次曆史契機,以敏銳的學術洞察力捕捉新興領域的研究價值,勇于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積極投身于前沿課題的研究。
馬述忠圍繞四大主題進一步分享了他在數字貿易領域的創新視角和獨到經驗。一是迎接數字貿易時代的挑戰。學術研究必須與時俱進,緊密貼合時代脈搏。同時,要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為數字貿易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二是構建數字貿易自主知識體系。在構建過程中,既要體現中國特色,又要秉持科學精神,進而在國内外能形成強大的影響力。三是确立數字貿易專業及其課程的曆史地位。要牢牢抓住2035、2040等關鍵的發展契機,集中多學科力量助力數字貿易學科發展。四是打造獨具特色的數字貿易類課程。此類課程應兼具通識性與啟發性特點,切實将人才培養牢固建立在産教融合的基礎之上。同時,研究者需要不斷挖掘新事件與新話題,對傳統貿易知識體系進行完善、拓展、沖擊、突破乃至颠覆,充分發揮數字貿易學科思想啟蒙的作用,有效提升中國學者和學生捕捉切入點的能力。
最後,講座在熱烈掌聲中落幕。馬述忠教授分享的數字貿易研究經驗,不僅有助于商學院師生加深對該領域的理解,還極大地激發了大家對數字貿易持續深入研究的興趣,為後續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講座現場

馬述忠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