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态 > 學院要聞 > 正文 學院要聞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吳如海教授做客商學大講堂

來源:商學院   文/圖:侯翔 審核:劉長青     發布時間: 2023-10-23    點擊量:

10月18日下午,“商學大講堂”系列學術講座第221講在商學院118利安達廳舉行。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德格羅特商學院市場營銷系吳如海教授應邀作題為“When Karma Strikes Back: A Model of Seller Manipulation of Consumer Reviews in An Online Marketplace(因果報應:線上平台中賣家操縱消費者評論的模型)”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張建強教授主持,商學院教師與各專業研究生80餘人參加了本次講座。

吳教授首先圍繞“線上平台中的虛假評論現象”這一現實問題,從亞馬遜、淘寶網、京東等國内外知名線上平台的角度入手講解了這些平台以及第三方機構針對該現象的應對措施,例如淘寶網使用IP地址追蹤手段。随後吳教授說明了近年來虛假評論、網絡水軍刷評等現象的背後邏輯,并結合自身經曆詳細地梳理了這一現象背後的運作機制。此外,吳教授介紹了對評價真假性判斷的困難,并給出以往學者們和企業在此研究的成果。鑒于做出虛假評價的用戶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所以以往平台推出的篩選算法難以達成很好的效果,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内就被淘汰。

針對線上平台的虛假評價現象,吳教授建立了一個動态規劃模型,研究賣家在線上平台操縱評論的動機和決策,以及達到的長期穩定的均衡。該模型構建出多個銷售期,每期的市場需求不僅與商品價格和質量有關,還與上期的評價數據有關。上期的評價越好,下一期的需求就越多。這樣,企業除了給商品定價之外,還決定是否購買虛假評論以提高評分。通過動态規劃求解該模型,吳教授發現長期的穩定狀态是中等質量企業操縱評論最多,而高質量與低質量企業操縱評價最少,其原因在于高質量與低質量企業操縱評論的邊際效益較低,因此動機不如中等質量企業強烈。該模型還可以解釋線上平台虛假評論中的其它問題。

講座最後,吳教授親切地解答了與會師生在模型和研究中的疑問。本次講座對商學院老師及同學們的學術研究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吳如海教授作報告(一)

吳如海教授作報告(二)

講座現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