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牌活動 > 學術報告 > 正文 學術報告

商學院青年博士學術工作坊(第六期)

來源:商學院   韓曉東     發布時間: 2024-06-14    點擊量:

講座題目:數字經濟時代的共同富裕:最低工資标準如何賦能企業數字技術創新?

主講嘉賓:卞元超

時間:2024617日(星期一)下午14:00—16:00

地點:商學院304會議室

 

歡迎感興趣的師生參加聆聽!

 

江南大學商學院

2024年6月17日

主講嘉賓簡介

卞元超,南京師範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經貿系主任,南京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後。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域經濟轉型和區域創新管理。在《金融研究》《中國工業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财貿經濟》《統計研究》《财經研究》《國際金融研究》以及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協高端科技創新智庫青年項目、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等課題多項;榮獲鄧子基财稅學術論文獎;入選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雙創博士)、南京師範大學中青年拔尖人才。擔任《經濟學(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經濟》《财貿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等刊物的匿名審稿人。

講座主要内容

在數字經濟時代推進共同富裕,要構建包容效率與公平的最低工資制度,在保障社會公平的同時,激勵企業的數字技術創新。本文從人力資本提升效應和智能資本深化效應兩個維度考察了最低工資标準對企業數字技術創新的影響機理,利用sbert自然語言處理模型識别企業的數字技術專利,進而實證分析了最低工資标準對企業數字技術創新的作用效果。研究發現,在最低工資标準不斷上升所形成的成本沖擊下,企業的數字技術創新專利數量顯著提高,即最低工資标準有助于促進企業的數字技術創新。機制檢驗發現,最低工資标準主要通過促進企業勞動力技能結構升級、加快自動化和智能化建設兩種機制促進企業數字技術創新,形成人力資本提升效應和智能資本深化效應。此外,最低工資标準對于企業數字技術創新的漣漪效應主要存在于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非國有企業和東部地區的企業。研究結論為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提高企業的數字技術創新能力提供有益啟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