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商學大講堂”系列學術講座第150講在商學院118報告廳舉行。上海财經大學金融學院朱小能教授作為主講嘉賓進行題為“The Momentum of News”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金融系主任周方召教授主持,商學院金融系教師和研究生聆聽本次講座。
朱教授從現實中存在的“金融異象”以及學術界對“金融異象”作出的理論解釋出發,提出新聞動量(The Momentum of News)這一概念,圍繞“股票價格是新聞的函數”這一命題展開講述。他首先給出了研究的結論:股票錯誤定價是投資者對新聞做出的錯誤反應造成的,投資者對新聞的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都會造成股價波動。緊接着,講座圍繞四個問題展開:新聞報道有什麼特征?為什麼新聞報道會存在動量效應?新聞動量對公司股票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新聞動量會引起股票收益的可預測性?
在數據獲取和分析上,通過運用Raven Pack對一千餘萬篇新聞報道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一家公司報道好消息,接下來還是相對好的消息;一家公司報道壞消息,接下來還是相對壞的消息,即新聞報道存在新聞動量。通過新聞篩選、交叉分析等方式排除了新聞重複報道和新聞環境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後,研究發現新聞動量的存在與公司基本面相關。朱教授用新聞動量強度來研究公司表現的差異,分别運用周度、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數據,發現報道好消息的公司,公司的表現較好;報道壞消息的公司表現較差,即新聞動量可以引發公司股票的可預測性。這種可預測性是由兩種因素共同引起的,一是投資者對好新聞和壞新聞的反應不足,二是市場上的投資者并沒有意識到新聞動量的存在。
講座最後,朱教授熱情回答了老師和同學們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本次講座,對商學院老師及研究生們的學術研究具有啟發作用,對促進我院應用經濟學學科建設、提高師生的學術科研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講座現場

朱小能教授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