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下午,“商學大講堂”系列學術講座第232講在商學院116東方廳舉行。南京大學商學院金融與保險學楊念副教授應邀作題為《Double-exponential jumps in returns and GARCH diffusion in volatilities: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SSE 50ETF option market》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江南大學商學院金融系陳文婷教授主持,金融系教師、應用經濟學、金融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50餘人參與。
楊念副教授首先介紹了文章的研究動機,簡要回顧關于随時間的股票價格跳躍和波動率的相關模型研究,說明由于缺乏分析期權定價公式,限制了利用期權數據對非仿射跳躍擴散随機波動率模型的實證研究。由此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基于疫情前後半年的中國上證50ETF期權面闆數據,采用具有正常或雙指數跳躍大小,以及具有Heston、GARCH或CEV随機波動率的模型。然後,楊念副教授指出本次研究與以往學者研究前期準備工作的不同,本篇文章引入了懲罰非線性最小二乘估計方法,利用了更多的期權面闆數據和實際波動率的信息。
接着,楊念副教授便詳細介紹了文章模型中的相關參數含義、文章數據來源和樣本區間、估計模型參數的方法。楊念副教授所在團隊通過深入對比九種不同類型的跳躍擴散随機波動率模型的各類參數,發現雙指數跳加上GARCH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再通過圖表展示進一步印證疫情前後的樣本内拟合效果最好的是雙指數跳加上GARCH模型。然後,所在團隊從樣本外預測效果作進一步衡量,同樣說明了雙指數跳加上GARCH模型幾乎完全優于其他模型。最後,楊念副教授總結了本篇文章的結論,指出非仿射模型比仿射模型好、有指數跳躍比無指數跳躍模型跳好,在拟合中國上證50ETF期權面闆數據時,雙指數跳加上GARCH模型在疫情前後的樣本内拟合效果和樣本外預測效果都是最好的。
講座最後,楊念副教授熱情回答了與會師生講座中産生的疑問,與陳文婷教授、秦聰副教授等老師進行了該篇文章研究方法與研究展望的深入分析,并希望同學們可以從問題導向出發從而切入較為深刻的研究點。本次講座,對商學院老師及同學們在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品等相關主題的學術研究和相關模型的建立與求解上具有較大的啟發作用,對促進我院金融系學科建設、提高師生的學術科研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楊念副教授作分享

講座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