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校園生活 > 正文 校園生活

商學院開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來源:   文圖:田雨;審核:徐靜     發布時間: 2022-09-29    點擊量:

為幫助新生盡快适應全新的校園生活,培育新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諧,同時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心理中心的統籌安排下,商學院協同理學院組織學生于9月25日晚在二教召開了以"逆境成長中的心理應對"為主題的講座。本次講座特别邀請到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人文學院副教授肖淩燕老師主講,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商學院2022級全體本科新生參加此次講座活動,講座線上線下總人數達903人。

講座開始,肖老師首先向新生們分析了“逆境”的三大特點:常态普遍性、難以預測性、對立統一性,并指出當今社會存在的不良情緒應對,分别為暴躁型、自我挫敗型、逆來順受型,憤怒型,并通過生動形象的例子來說明不同類型心理問題的特點和危害。肖老師普及到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态,它關系到人的健康和成長。進入大學, 意味着新生們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着新的挑戰,而健康的心理狀态是迎接一切挑戰的基礎,能正确識别并應對不同的心理問題則是戰勝一切挫折的關鍵。

随後,肖老師向新生們講解了當今社會存在的一些不良的認知應對。其一為負面思維,分為讀心術、預知未來、認知過濾、個人化、災難化、非黑即白思維等問題。其二為反刍思維。肖老師指出反刍思維是反複而被迫的注意痛苦的情況、相關緣由和這些症狀的消極結果,且反刍思維往往被負面事件觸發,通常引發情緒上的障礙,阻止解決問題。肖老師最後向新生們重點介紹了,在面對消極的心理問題時經常出現的不良的行為,和其應對方法,如:其中包括避免過度思維、避免“白熊效應”、反複嘗試、升華行為、尋求幫助、止損行為等一系列解決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積極主動的學習,正确認知心理方面的問題和困擾,逐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肖老師向廣大新生提出建議,可以通過善待自己、認識到人類共同的人性、靜觀當下、規律的生活等一系列方式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作風和心理狀态。并在講座最後指出心理健康對大學生抗禦心理疾病、提高學習效率、完成學習任務、提高人際交往水平和生活質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步入新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商學院2022級全體新生通過本次講座掌握了多種應對消極情緒,正确認知人生逆境的方法,有效地為學生們減輕了初入大學的壓力與焦慮。希望全體新生都擁抱新自我,以一顆健康積極的心态為基石,合理規劃自己的大學學習生活,掌握科學的學習規律和方法,腳踏實地、追求卓越,踏上精彩的人生新征程。

線下講座現場

肖淩燕老師做心理健康講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