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介紹: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金融強國”建設目标。不僅要加快打造現代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還要在改革創新中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強化金融風險管理和監管。這不僅描繪了宏偉的金融藍圖,也為金融學子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金融學,是以融通貨币和貨币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從宏觀來講,主要研究貨币供求、利息決定、彙率變動,以及金融市場、經濟增長和經濟危機等問題,從微觀來講,主要研究在不确定的環境下進行金融資源跨期配置問題,包括公司投融資、金融衍生品定價、金融風險管理、金融大數據分析等。
金融學專業始建于2003年,2022年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同年獲批金融專業學位碩士點,11年獲批應用經濟學一級碩士點。專業緻力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将學生實踐創新這條主線連續地貫穿到本科生的4年培養過程之中,形成了貫通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了“理論+實踐”“教學+科研”“校内+校外”互為融合的創新系統;通過大學生創新計劃、“挑戰杯”等競賽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完善了實踐創新人才的培育與激勵機制。采用導師制、專業教師班主任制、校外企業家輔導員制、理論講授和實踐模拟結合、以賽促培等多重舉措有效開發學生潛能,本專業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能力在國内同專業中具有優勢地位。
培養目标: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以國家金融戰略為指引,立足長三角、輻射全中國,聚焦傳統金融與新興金融融通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國際視野、江南風格,掌握金融理論,熟悉國家經濟、金融政策與法規,具有紮實的金融學理論功底、精湛金融業務操作和金融管理技能、掌握現代金融學分析方法和數據分析方法、具有較高的外語和信息素養,具備優秀的人格品質,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金融人才的多元化、多層次需求,能夠勝任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和相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卓越創新型金融人才。
主幹課程:
金融科技、行為金融學、金融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學、金融工程、風險管理、公司金融、保險學、金融市場與機構(雙語)、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大數據分析、金融工程、固定收益證券、金融計量學
畢業去向:
(一)升學深造情況:學生海外留學涵括霍普金斯大學、紐約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境外名校,境内升學包括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衆多“雙一流”知名高校和中央财經大學、上海财經大學、西南财經大學等國内财經類著名學府。
(二)就業情況:已有畢業學生供職于國内各大商業銀行、券商、基金管理公司和各類型企事業單位,并有部分學生考取國家或省市公務員,深受用人單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