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江南大學商學院主辦的2024中荷“數字時代的創新和企業家精神”學術論壇在江蘇無錫召開。荷蘭北布拉邦省省長Ina Adema,荷蘭王國駐上海總領事Marjo Crompvoets,蒂爾堡大學副校長Antoinette de Bont、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Marike Knoef,江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堵國成,國際交流處處長倪晔以及商學院院長浦徐進等嘉賓出席論壇。本次論壇以“數字時代的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為主題,共吸引了來自蒂爾堡大學、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希羅尼穆斯數據科學學院以及飛利浦健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80餘名專家學者、師生和企業精英參加。
開幕式上,Ina Adema女士在緻辭中表示,北布拉邦省與江蘇省結好30周年,雙方在經貿、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江蘇無錫作為中國物聯網中心,創新型産業集群強勁發展,這與北布拉邦省的發展特點高度契合,兩地合作前景廣闊。她指出,本次論壇是兩地開啟科技、教育和循環經濟等領域創新合作新階段的重要契機,必将幫助雙方在數字時代中更好應對未來挑戰。
堵國成教授在緻辭中指出,在無錫外事辦的支持下,江南大學商學院與荷蘭蒂爾堡大學、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及希羅尼穆斯數據科學學院建立了緊密聯系,在大數據管理與應用領域開展密切合作。他表示,在兩省締結友好省州關系30周年之際,江南大學将以此次論壇為契機,與荷蘭高校在教學、科研和學生交流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
Marike Knoef教授在講話中提出,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讓信息共享變得前所未有的高效和便捷。她強調,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數字時代,隻有通過合作,才能有效整合各方資源,打破信息壁壘,讓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得以流通。
浦徐進教授在講話中表示,本次論壇圍繞創新創業及政策制定等主題邀請兩國知名學者和企業家作主旨報告,并設置兩個分論壇供與會者分享經驗、交流觀點,希望本次論壇能為雙方在科研教育和産業合作方面創造新的機遇,最終助力兩國可持續發展。
蒂爾堡大學Niels Noorderhaven教授以“年輕的ASML如何在光刻技術競争中存活”為題作主旨報告,基于多年的學術研究和工業界實踐經驗,通過“光刻機技術創新曆史沿革”“光刻機技術創新動因”“光刻機技術路線未來發展”三個問題介紹ASML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實現生存并脫穎而出的技術創新曆程。
浙江大學周偉華教授以“AI在供應鍊管理中的運用”為題作主旨報告,從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其應用以及人工智能在供應鍊管理中的作用、挑戰和未來展開,解讀如何在供應鍊管理中使用AI及相關工具,以及當前和未來使用AI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蒂爾堡大學Antoinette de Bont教授以“醫療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為題作主旨報告,回顧了荷蘭醫療保健數字化近代史以及數字化在醫療健康記錄、醫療數字圖像和醫療注冊三個方面的使用和影響,指出目前醫療行業數字化進程中存在數據依然難以發揮預測和評估作用的問題,并提出提高數據質量、将數字化與專業工作相結合等改進建議。
南京大學沈厚才教授以“智能運營管理框架”為題作主旨報告,從“是什麼?”“為什麼?”“如何實現?”三方面詳細闡釋智能運營管理框架的整體研究概況,提出數字化、自動化以及AI技術是智能運營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實現智能運營管理是企業組織在人工智能時代成功的重要方式。
14日下午,會議進行專題分論壇報告,通過專題講座、案例分享、圓桌讨論等多種形式,圍繞“數字化轉型與創新管理”“企業家精神的培養與教育改革”“跨文化合作與創新生态系統”“新興技術對創業的變革作用”“政策支持與行業發展”等主題,深入探讨領域行業熱點問題。
今年,恰逢江蘇省與荷蘭北布拉邦省締結友好省州關系30周年,結合江蘇省和北布拉邦省,江南大學和蒂爾堡大學、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等荷蘭高校之間的既往合作,本次論壇為兩地高校和企業提供了學術交流新平台和攜手合作新空間,有力推動兩省在科技、教育、經貿等方面的創新與合作,助力中荷兩國勾勒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新圖景。

Ina Adema緻辭

堵國成緻辭

Marike Knoef緻辭

浦徐進緻辭

互贈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