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24日,2024年CCF計算經濟學學術年會在江南大學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CCF計算經濟學專業組與江南大學商學院共同承辦,吸引了來自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以及華為、阿裡媽媽、聯想、螞蟻金服等在内的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近200位計算經濟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會。年會開幕式由江南大學商學院院長浦徐進和CCF計算經濟學專業組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長聘副教授祁琦共同主持。
開幕式上,江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倪松濤緻歡迎辭。他首先代表江南大學向所有與會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數字經濟的發展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本次年會的召開,是江南大學積極響應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體體現。學校将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更加清晰準确地把握計算經濟學及其相關領域的最新前沿趨勢與未來發展方向,在計算經濟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創新實踐等方面開辟出更加豐富的理論視野與實踐路徑,為計算經濟學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CCF上海分部主席、複旦大學教授韓偉力在緻辭中強調了計算經濟學是計算機科學與經濟學的交叉學科,此次會議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叉學科以及黨關于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及企業家能夠充分利用這一平台,加強計算經濟學理論與應用交流交鋒和智慧碰撞,推進技術創新。
CCF計算經濟專業組主任、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學講席教授鄧小鐵表示,近年來,計算經濟學作為計算機科學和經濟學兩大支柱學科的交叉、融合、重組、創新的産物,對于推動國家數字化進程、促進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價值。本次年會旨在通過促進學術交流和研究成果的分享,推動計算經濟學的廣泛應用與深入發展,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完美融合,助力新質生産力快速增長。
開幕式結束後,四位大會報告人分别作大會邀請報告。鄧小鐵教授在題為“AI for Economics”的大會報告中介紹了“人工智能經濟學”這一新興跨學科領域,綜合評述了智能經濟計算分析方法和實驗經濟學實踐設計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展示了AI作為推動經濟學研究和應用的新引擎的角色。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獲得者陳婧教授在題為“Rational Proofs with Multiple Provers”的大會報告中提出,越來越多的計算任務正被外包給強大的服務提供商,交互式證明是設計高效可驗證計算委托協議的常用模型,她強調理性證明是一種基于支付的交互式證明,并重點介紹了理性證明的不同建模方法和各自能力。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聶軍教授在題為“機器學習在宏觀經濟學的應用”的大會報告中提到,盡管異質性動态宏觀模型能更有效地研究一系列重大宏觀問題,但其求解難度急劇上升,面臨維度災難問題,他詳細介紹了機器學習在解決這一問題上所具有的巨大潛力。清華大學東昱曉副教授在題為“理解與探索大模型能力湧現”的大會報告中,分享了GLM-4模型能力提升研發過程中的探索,并以GLM-4 All Tools智能體模型為例,展示了其自主理解用戶意圖、自動規劃複雜指令、自由調用網頁浏覽器、代碼解釋器及多模态模型等能力。
本次會議形式多樣,4場國内計算經濟學領域的知名專家帶來的大會邀請報告之後,陸續開展了8場關注計算經濟學各領域的專題報告分論壇、1場彙聚當前計算經濟學領域各個方向研究成果的年會投稿分論壇。會議期間,同時進行了專業組執行委員增選,共新增14名專業組執行委員。
此次2024年CCF計算經濟學學術年會是自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年會,彙聚了長期深度關注計算經濟學動态的領導和全國計算經濟學界的權威專家、行業精英探讨前沿學術成果,将為促進計算經濟學在全國範圍内的蓬勃發展,持續貢獻新的智慧與力量。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倪松濤緻辭

CCF上海分部主席、複旦大學教授韓偉力緻辭

CCF計算經濟學專業組主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鄧小鐵緻辭

江南大學商學院院長浦徐進教授主持開幕式

年會現場